自1976年我回国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认识慢离子导体Li3N开始,早已40年了。中国科学院六五和七五(19801990)先后将慢离子导体和固态电池列入重点课题,科技部于1987年启动的第一个863计划也把固态电池(储能材料专题1)列入根本性专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下文全称物理所)1982年正式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液体离子学命名的实验室,专门从事与锂电池有关的液体离子学及在能源中的应用于研究工作。
总结一下当时的研究情况也许对我们现在布局液体锂电池研究研发有一定救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液体离子学实验室在锂离子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先后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固溶体离子导体 1978年洪尧本先生在GOODENOUGH教授实验室制备了新的锂离子导体锗酸锌锂Li14Zn(GeO4)4,被称作锂的超强离子导体(lithiumsuperionicconductor),全称LISICON,引发普遍注目,同行陆续积极开展研究。物理所也积极开展了涉及材料体系、单晶生长、电学性能、离子输送特性和稳定性等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锗酸锌锂不是一种好的室温锂离子导体,但我们找到它是由Zn2GeO4渗入Li4GeO4后以固溶体的形式把Li4GeO4的高温互为平稳到了室温,这是锗酸锌锂具备较高离子电导率的原因。
我们把这一设想作为探寻锂慢离子导体的新途径,推展到其它体系,先后研究了Li3VO4-Li4SiO4和Li3VO4-Li4GeO4体系。Li3VO4-Li4SiO4高温下是倒数固溶体,室温下固溶区也很长,重新加入Li4SiO4后以固溶体的形式把Li3VO4的高温II互为平稳到了室温。
Li3.3V0.7Si0.3O4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810-5S/cm,高温下不与锂再次发生反应,可作为固态锂电池的液体电解质。适度的Li4GeO4渗入到Li3VO4后,也构成固溶体,Li3+xV1-xGexO4具备Li3VO4的高温互为结构。
Li3.6V0.4GGe0.6O4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410-5S/cm。 2非晶态慢离子导体 物理所迅速找到晶态材料离子电导率高于同成分的非晶态。我们研究了非晶态氧化物如LiB2O4的离子导电性,找到其晶化前期锂离子电导率异常升高的现象,而且这是非晶态氧化物离子导体的普遍规律,这是由于非晶态母体与微晶之间的界面效应导致的,可以使用淬火的办法将非晶态晶化前期的高离子电导率状态留存到室温。
我们还找到氧化物体系中的氧若被更容易极化的硫原子代替,离子电导率不会更高。非晶态B2S3-Li2S-LiI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平均1.110-4S/cm,找到在玻璃构成区内,Li2S含量对电导率无显著影响,LiI含量是决定因素。
7Li核磁共振峰由宽峰和较宽峰迭加而出,较宽峰对应于更容易运动的Li+,主要来自LiI,宽峰对应于运动快的Li+,主要来自Li2S。
本文关键词:四,十年,固态,博鱼体育app官网,锂电池,—,回顾,与,展望,自
本文来源:博鱼体育app官网-www.pams-cupcakes.com